更新时间:2023-12-08 22:35点击:
广州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张翼是抽调支援荔湾防疫一线的民警之一,参与高风险区白鹤洞街观鹤社区的“三人小组”工作。南都记者注意到,在他的抗疫日记中,有临行前医生妻子的叮嘱与支持,也有一线工作的艰辛与坚持。
“她和儿子、女儿等着我平安回家”
6月2日15时,支援防疫通知及时送达,抽调我所在的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30人支援荔湾区防疫一线。通知下发后,许多民警主动请缨,抽调民警全部服从,短短半小时,30人支援团队集结完毕。
晚上就要出发,回家收拾衣服用品肯定来不及了。我打电话跟妻子商量支援事宜,她说:“真想和你一起并肩战斗。医生妻子未上战场,警察丈夫倒先上了。”看得出,她支持我的决定,但也心存遗憾。为了我能安心出发,她立即赶回家,为我整理送来的衣服等物资。
按照防疫要求,家属无法进入局大院。18时整我们约在市公安局后门见面。没想到她竟然带着3岁的儿子同来。她说儿子嚷嚷着要为爸爸送行。带来的物品,除了衣服,还有红枣、水果等,她以医生的专业提醒我注意营养,注意安全,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,按照规范流程走,绝不可偷懒省事,她和儿子、女儿等着我平安回家。这一切,不禁使我的眼睛湿润了。日常,爱人说我享受贴身保健医疗待遇,这一回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。
“多采集一些,就能减少一些损耗”
我们支援的是白鹤洞街观鹤社区。6月3日上午,按照安排,在辖区民警的带路指引下,我们30名支援警力,迈着整齐的步伐,步行奔赴前线。到达目的地后,我们30人的支援队伍将化整为零,融入到30个由公安、医疗、社区志愿者组成的“三人小组”中去,协同开展防疫工作。
按照要求,同事们在出发前均需要“全副武装”,做好自身防疫安全的防范。我们当天的任务是逐户上门,不落一人,采集核酸检测样本。实话说,只有穿上这套行装才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前所未有的滋味和考验。天气本来就闷热,不到几分钟,仿佛毛孔全开,蒸桑拿般全身湿透,且这种状态是持续的没有歇息、没有休止,而戴上N95口罩后,行动呼吸更受阻碍。
广钢老宿舍区没有电梯,爬楼上门更像是负重跋涉。楼上住户大多是老人家,不懂手机扫码操作,而核酸检测前是需要用手机扫码,核对填充各项资料的。为此,我们耐心讲解,甚至手把手地教导。这客观上增加了体力消耗和时间。但大家深知,“我们快一步防疫,百姓就少一分危险。”
下午干完,大家匆匆扒了几口饭后,又接续战斗,我们的任务是当晚务必完成全覆盖的上门采集。我们奋战至晚上24时,有些同事甚至到凌晨1点。不少人说防护服不便宜,我们要多干一些,多采集一些,就能减少一些损耗。
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,女同事李洁一度呕吐不止。而老民警邓坚在采集过程中扶墙昏迷瘫下,经护士搀扶,几分钟后苏醒过来继续干。当天,我们共完成 947户2752人的上门采集核酸检测样本。
当天大家高强度工作至深夜,体力消耗巨大,身体普遍十分疲惫。但第二天9时,同事们一个不落地在驻地楼下集合,重整行装再出发。
但当我们到达居委时,就接到通知,全部人需要暂停工作,立即接受核酸检测,原地待命。防疫工作虽是艰辛,但让你一下子闲下来,却感到一种无奈甚至煎熬。因此,当在下午接到“三人小组”可以再次穿上防护服,承担为居民配送食品、药品、生活用品任务时,大伙精神振奋。
“我们是来打仗的,不是来休息的。”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。
采写: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公新文